12月26日,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2024年会暨成立35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大会以“向新而行,向智图强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、行业老领导、国际组织、企业界及媒体的300余位代表,共同见证这一重要里程碑,回顾协会与工行业35年来的烽烟岁月,展望未来的光辉历程。
自1989年成立以来,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致力于推动机械与电子、制造与智能技术、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,促进智能制造的长足发展。李亚平会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,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,协会将在“智改数转”上下功夫,推动科技与工业深度融合,从而构建更加安全、可控的产业链和科技链。
大会现场,智能制造的崛起被认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“发动机”。李亚平会长提出,智能制造不仅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,更是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。他表示,协会将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实施“出海战略”、“标准化战略”等多项举措,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。
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的赵奉杰处长对协会过去35年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,并展望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。他指出,智能制造的趋势不可逆转,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,需在新起点上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,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。
大会上,众多国际组织代表也对协会的成就表示祝贺。其中,金砖国家铸造业联合会主席张立波提到,行业间的协作对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,呼吁各行业团结合作,推动智能技术的应用,加快向高端、智能和绿色的转型。
在论坛环节,来自工程院外籍院士、中关村智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顶尖机构的专家们,围绕智能制造、数字工程、算力经济等前沿问题展开讨论,为与会者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视角和建设性的意见。专家们强调,灵活地使用现代AI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行业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而在具体的智能设备展示环节,2024年度中国机电职业教育实训装备供应商资质等级证书也相继颁发,获奖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应用案例,现场高潮迭起,备受关注。可以说,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,不仅能够提升优化生产流程,还能够通过AI辅助决策,显著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,社会对智能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期待不断增强。但同时,企业在加速技术创新的路上,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。如何平衡技术快速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、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,是未来行业需要深思的课题。
本次大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碰撞平台,大家普遍期望携手共进,共同探索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制造的新机遇。未来,将有更多的行业协作与技术创新驶入新纪元,不断推动制造业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。
然而,面对蜿蜒曲折的转型之路,各界人士呼吁企业能常怀公平理性的态度去推动合作创新,以技术为驱动力,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。借助像简单AI这类先进工具,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、优化决策,提升自媒体的社交传播能力,助力自媒体创业的蓬勃发展。
总结来看,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的成立35周年庆祝大会,是一次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深度研讨。各方共同期待,通过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持续融合,能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智能与创新,开启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代。